
雾炮机的布置必须遵循;源头控制、重点覆盖、动态调整;三大原则。设备应围绕主要扬尘点(如土方作业区、物料装卸区、出入口、加工棚)布设,确保喷雾范围完全覆盖易产生粉尘的作业区域,避免出现;盲区或空喷。
根据《导则》规定,雾炮机的布置应满足以下技术参数:
单台覆盖半径:以实际有效抑尘距离为准,通常为射程的70%-80%。例如,一台60米射程的雾炮机,有效覆盖半径约为40-50米。
布设密度:每5000㎡施工区域至少配备1台雾炮机;超过1万㎡的工地,应按每增加5000㎡增设1台。
重点区域加强:在出入口洗车台、土方开挖区、砂石堆场等高扬尘区域,应单独设置雾炮机,必要时采用;固定+移动;组合模式。
.jpg)
高度要求:
固定式雾炮机安装高度建议为2-3米,确保喷雾角度可覆盖地面与空中扬尘。可利用围挡顶部或专用支架安装,避免遮挡
角度调节:
喷射仰角建议设置在30°-45°之间,形成;雾幕;拦截粉尘扩散。支持360°水平旋转,确保无死角喷雾。
避开干扰区域:
雾炮机不得正对空气质量监测采样口50米范围内喷射,防止干扰监测数据。避免直接喷向高压线、配电箱或人员密集区,确保安全。
作业联动:雾炮机应与施工作业同步开启,尤其在土方开挖、拆除、物料运输等高扬尘环节必须全程运行。
智能控制:鼓励接入工地扬尘在线监测系统,实现PM10浓度超标自动启停。
台账记录:建立运行日志,记录启停时间、责任人、维护情况,备查环保验收。
.jpg)
高层建筑施工:在塔吊下方或楼层平台设置多台小型雾炮,实现立体降尘。
线性工程(道路、管线):采用移动式雾炮车,随施工进度动态调整位置。
封闭堆场:在堆场四角布设固定雾炮,配合顶部喷淋,形成封闭抑尘环境。